1.低碳出行宣传语50个字?

2.看过蓝谷麦格纳,对极狐高端纯电的期待值拉满

3.华为造梦,余承东造车

4.广汽+蔚来=合创,LX+Nomi=007

新能源汽车宣传标语模板_新能源汽车为写的标语

为期两天的上海车展媒体日已经结束,在4万步数的奔波后,小编基本看到了本届车展最受关注的新车型。

这几天一直在忙于后期制作,抽空写点图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本届上海车展的一些观感和体会。

中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新热点

中国除了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并且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的确加速了全球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变的步伐。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成为黑暗中的火种。甚至宝马都喊出了“BMW家在中国”等明显示好的标语。

最近MINI因为冰淇淋上了热搜,即使民愤会慢慢平复,但对于品牌以及销量肯定会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认知,是时候做一次改变了。

中国正在从燃油汽车时代的追随者变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引领者。

新能源大潮势不可挡

虽然李斌那句“想不到谁会买燃油车”的名言有些武断,但新能源大潮的确势不可挡。最受关注以及人气最高的新车型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型。

这届上海车展豪华品牌的宝马展台全部都是新能源车型,奔驰则是带来了EQG,宝马亮相了i7,沃尔沃则用EX90彰显了向新能源切换的决心。

合资品牌大众带来了ID.7 和ID BUZZ,这样3467的阵营密集涵盖了10万-30万的主力消费区间。就连本田为了应对新能源浪潮都急忙发布了后备箱空间缩水的插混新雅阁,至于造车新势力们更是从30万价位向20万以下的普及价位延伸。

如果谁还在认真讨论“新能源是不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你可以扭头就走不要浪费时间。

比亚迪迎来百家围攻光明顶

前几年比亚迪在10万-20万价位区间凭借秦DM-i、宋DM-i可谓叉腰四顾、孤独求败。

但20万价位却是小鹏P7i、哪吒GT、飞凡F7、昊铂GT等车型的争霸舞台,30万以上则是蔚来、理想的厮杀阵地,比亚迪不是万能的,曾经的一枝独秀,未来将迎来众多新能源品牌的合力围攻。

汽车原有价值体系开始重塑

以前大家对于汽车品牌的概念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

但是比亚迪旗下的仰望U8预售价超100万,腾势N7厂家的心理价位是35万-40万,但丰田BZ4X却上市即拉胯、BZ3的前途也凶多吉少,以前的中国汽车品牌被认为档次不够,但如今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却根本割不到韭菜,至于三缸奇骏想凭借增程式回归荣光更是有些一厢情愿。

甚至广汽丰田在雷凌上市都喊出“汽车品牌没有合资自主之分、只有强弱之别”。

伴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透明化,原有的汽车品牌价值体系已经崩塌,销量要靠实力说话。

汽车越来越个性化精准化

皮卡针对路亚、露营、货运、摆摊等需求有专门的改装套件,SUV有侧重操控、硬派越野、轿跑跨界等细分车型,轿车在动力方面有纯电、插混、轻混、增程式以及氢电等多种动力选择。

无论是动力、大小还是用途,众多的新车型试图迎合每个细分市场的潜在消费者。

即使作为一名汽车行业从业者,说实话自己买车也会面临选择困难。

汽车已经不单单是汽车

虽然是交通工具,但现在的汽车已经不单单是汽车,它还是移动的家、随身的影音中心、远程的家居遥控终端。而在行业以外,汽车还是盘活上下游、刺激消费、保持工业循环的两大支柱行业之一。

除了华为混迹在汽车展区以外,这次上海车展有两大展厅全是汽车行业配套供应商展台。

汽车行业现在可以说是经济复苏的希望之一,这个真不接受反驳。

竞争白热化淘汰加速度

长城炮后面有大道皮卡,极氪X后面有腾势N7,别克GL8后面有腾势D9,理想L8后面有小鹏G9,一汽大众狠起来在自家迈腾后面还有ID.7。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品牌可谓多如牛毛,哪有什么躺着数钱的蓝海市场,只有贴身肉搏的红海血战。

从50万最好到500万最好到1000万最好,汽车品牌越来越离谱的口号背后,却是不争的销量压力和生存危机。

贾老板一直买不到下周回国的机票、恒大千亿造车梦后只留下恒驰5车主的孤独身影,地球少了谁都转,汽车行业少了哪个品牌都不会掀起滔天波浪,但一个汽车品牌倒下后真有人会失业。

所以2023年汽车品牌的最大危机应该是能活下去,能留在赛道中。

写在最后:

2天4万步徜徉在新车的海洋中,身体是疲惫的,但精神是亢奋的。

上海车展很多人都遗忘了口罩,熙攘的汽车从业者们忙忙碌碌,汽车品牌都显得信心十足,整个行业的精气神似乎从ECU一步跨到了。

感谢汽车延伸了我们的生活,也感谢这个行业给我们带来的社会的繁荣。

再见2023上海车展,期待下次的精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亮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低碳出行宣传语50个字?

太平洋汽车网退坡机制是一种国际惯例,在提供补贴的同时,根据产业发展,有、有明确目标的逐步减少补贴,和早期的“扶上马,送一程”的说法比较起来,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额度限制。

退坡机制是一种国际惯例,在提供补贴的同时,根据产业发展,有、有明确目标的逐步减少补贴,和早期的“扶上马,送一程”的说法比较起来,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额度限制。

由于世界非常关注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各种保护环境标语和措施一一出现,各种制造行业都需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生产。所以国家就开始出台补贴新能源汽车政策,这也是为了鼓励消费者和车企使用与制造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汽车行业为了遵照这一宗旨,新能源汽车就出现了。这就是一个市场规则与手段,让新能源汽车饱和汽车行业,当到了一定高度后开始肃清,让优者留下,劣者出局。

补贴退坡不仅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早期也曾用于汽油补贴、光伏补贴,这个是一个专业名词,用来替代“针对某行业的,对外公开的,按年度递减的财政补贴方式。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看过蓝谷麦格纳,对极狐高端纯电的期待值拉满

低碳出行标语的标语有:共建绿色交通,同享低碳生活。绿色健康生活,低碳环保出行。公交优先,市民优先,环保优先。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绿色低碳生活,从环保出行开始。

低碳出行标语

标语文字简练、意义鲜明具有公文的准确性和朗朗上口的特点,对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低碳出行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

低碳出行指的是在日常出行中,主动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出行方式。

一、以步当车,健身利人。

二、骑车出行,低碳健身。

三、迈开大步走向健康,远离闹市亲近花草。

四、搭乘环保节能车,开启健康幸福路。

五、节约低碳出行,健康安全你我。

六、以低碳出行为目标,守规守约,引领时尚潮流!

七、不开耗油车,不坐黑烟车。大力倡导绿码行车!

低碳引领环保时尚,品质生活,从我做起,

节能,绿色人生,

节约,就是创造财富。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水清自然甜,水浑厌

保护环境系各人,美化校园靠大家

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节能意识进万家,减排连着你我他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

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合理利用,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你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争当节能减排小卫士,乐做低碳环保小主人

骑自行车出行,开车开节能新能源电动汽车,步行,节能减排,不开私家车要乘坐公交车

1、加大节能低碳低碳力度,迎接绿色世博会。2、低碳生活,自觉的生活方式。3、节能,有限无限循环。4、倡导低碳生活,高新青年在行动。5、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共享碧水蓝天。6、低碳关系你我他,成果取得靠大家。7、迈步留意地下草,掸指莫折枝头花。8、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9、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10、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1.绿色出行,从身边做起。

2.蓝天之下你我他,优美环境靠大家。

3.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4.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5.少开车,多走路,减少污染空气好。

6.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7.汽车尾气漫天,好似战火硝烟,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幸福无边。

8.选择低碳、选择人生。

9.节约,节能,节节相关;环境,环保,环环相扣。

10.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情多爱惜。

11.创建绿色学校美化学习环境。

12.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

13.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无车日”活动。

14.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荫拥护家园。

15.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16.大手小手齐动手,共创环保模范城。

17.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18.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效益。

19.节约和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年月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2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2.节能低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23.推进绿色办公,促进节约。

24.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25.低碳生活三件宝:“双轮(自行车),双腿,环保袋”。

26.多走路,少坐车,加强锻炼,身体棒!

27.少用一杯水,少用一度电,低碳生活不遥远!

28.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

2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30.做节约能源表率,建节约型机关。

31.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和设备,提高用水效益。

32.绿色生活,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

低碳出行宣传语有很多

1、享低碳绿色出行,用行动护卫蓝天。

2、绿色低碳生活,从环保出行开始。

3、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

4、青草绿树你我他,咱们同住在一家。

5、蓝天之下你我他,优美环境靠大家。

6、用我们的小手放飞绿色的希望。

7、发展低碳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8、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9、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健康你我。

10、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11、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12、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13、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情多爱惜。

14、毁坏环境一同损,绿色出行一同利

1.选择低碳,绿色相伴。

2.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3.节能是一种美德,环保是一种时尚。

4.企业求发展,环保须先行。

低碳出行,即是一种降低“碳”的出行方式,即在出行中,主动用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通方式。

其中包含了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出行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这种出行方式环境影响最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如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

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叫做低碳出行,也叫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

1、让绿色出行的旋律环绕每一个健康生命。

2、倡导绿色出行,构建健康家园。

3、发展低碳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4、低碳环保生活,绿色文明出行。

5、使用低碳节能产品,倡导绿色健康出行。

6、争做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7、绿色出行,让自己更健康,让城市更宜居。

8、低碳绿色出行,让城市更美好。

9、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文明交通。

10、倡导绿色环保,坚持低碳出行。

华为造梦,余承东造车

随着各大品牌持续发力,纯电动汽车的高端化态势明显。向高端“质变”的过程中,很多人将目光聚焦“智能”,却忽略了造车最核心的“制造”。不过,12月22日-24日向媒体开放的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则展现出极狐汽车一手抓制造、一手抓智能的“智造”实力。

左手制造,没有商量余地的品质优先

“质量只有合格与不合格”,悬挂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车间内的标语,向外界传达着它“零容忍”的价值观。作为麦格纳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开设的整车制造工厂,也是亚洲首个麦格纳合资高端智造基地,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起步就是世界级。

“世界级”,不只是忙碌的机械手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隐藏在背后的标准升级、体系重塑、思维颠覆,更值得关注。

来看一组案例。

极狐汽车独特的钢铝混合车身,需要用到行业内最先进的铆接方式SPR锁铆/FDS流钻螺钉,而专业的SPR/FDS铆接枪价格超过50万元,与此同时,还要对每个连接点进行造价昂贵的剖解、检测,可以说,阿尔法S、阿尔法T车身上近4000个连接点,每个都价值不菲,但这些“没有商量余地”的操作方式,带来高达99%的铆接工艺一次合格率,高于行业常见的95%~%。

在冲压车间,针对冲压件表面看不到、摸不出的凸点,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用高端车专属的柔性砂网检验来暴露缺陷。在涂装车间,为防止灰尘、颗粒影响漆面质量,极狐汽车的白车身在喷漆前要做到彻底清洁,4g的白车身清洁度远优于行业的5.8g。

对部分重要零部件的追溯,国内汽车厂更聚焦于法规,通常而言,一款车型有20多个零部件需要进行追溯,但按照麦格纳的标准,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将这一数字翻了6~8倍。

世界级制造带来的,不仅是高标准严要求,还有时刻在线的“最强大脑”。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的冲压、车身、涂装、总装车间,分布着十几名常驻专家,主要解决体系、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此外,疫情之下,基地借助虚拟会议等形式,建立起BACK OFFICE,从规划到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实时与格拉茨工厂连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姐妹工厂”。

凡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没有商量余地”的制造,为极狐汽车的品牌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同北汽蓝谷麦格纳党委书记、总经理季国伟所说,“极狐汽车的产品上市后,整车品质表现很好,这就是我们基地的价值所在。”

右手智能,更有温度感的智能驾驶

在迎来媒体探访的同时,一则同样发生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的新闻,在行业内引发关注。12月20日,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高阶智能驾驶量产车阿尔法S全新HI版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举行先行体验版内部交付,这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没有人能改变潮水的方向,智能化始终是汽车企业绕不开的话题,但与很多品牌酷炫的智能展示方式不同,极狐汽车的智能化,带给人浓厚的“踏实感”。

或许,这与罕见的、设在工厂内的智能驾驶标定台有关。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总装车间内,不仅有L2.5级驾驶标定台,更有目前全球唯一的、集成市面上所有传感器/陀螺仪标定能力的L4级别智能驾驶标定台。对于L4级智能驾驶,行业普遍关心的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多功能摄像头和带有AI功能的算法,但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一环,是为传感器赋予基准,确保智能驾驶功能更准确的实现。满屋子马赛克的L4级别智能驾驶标定台,可以利用特殊处理的1400多个特征点,同时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惯性导航仪进行综合标定,让车辆具备三维感知的能力。

或许,这与有温度的智能化有关。在极狐汽车阿尔法S产品总监段立飞眼中,智能化正在从“靠配置解决功能需求”向“用愉悦的操作满足用户体验”转变,这正是极狐汽车的方向。以智能座舱为例,极狐汽车更关注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用主动性去推动智能汽车发展的转变。有雾时,主动打开雾灯,让用户不用分散注意力;电量即将耗尽时,主动提醒充电并提示最近的充电站位置,让驾驶者不必手动搜索,总之,把硬件的主动性打造出来,让车更主动地帮用户解决问题,是极狐汽车正在走的路。

麦格纳丰富的造车经验,华为等科技公司的智慧输入,与追求极致的极狐汽车形成聚合效应。“我们的产品不仅得到了权威机构和媒体的认可,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表示,2021年是极狐汽车实实在在打基础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而这一年,仅仅是极狐汽车面向市场的第一年,它所展现的“智造力”,让自主高端纯电的未来,更有想象空间。

广汽+蔚来=合创,LX+Nomi=007

“想去的地方,HUAWEI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3月8日,“HUAWEI问界”的全新标语首次出现在AITO汽车及华为终端官方平台。在合作伙伴愈来愈多之时,余承东想打造一个生态品牌,让华为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再困惑。

3月31日上午,华为内部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由任正非老爷子亲自签发,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5年。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会上,即将把轮值交给孟晚舟的徐直军进一步解释:“这个5年不是只有5年,而是我们所有文件的最长有效期就是5年。”

“我们有些部门、有些个人、或者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华为经过30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随意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徐直军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几分戏谑口气。

to B和to C左右逢源,造车与不造车此消彼长。华为的“造车”路,有时候真的很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情节跌宕起伏,叫人捉摸不透。

回顾华为“造车”历史,自2019年起至今已有4年左右的时间。自打进入汽车行业起,华为就立志要做产业的赋能者,帮助车企造好车。

经过多年发展,华为与车企之间目前共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合作深度逐级递增。

在发展过程中,华为内部的一些“矛盾”也逐渐被外界所熟知。汽车业务,要怎么开展?

其一是以徐直军为代表的,华为应坚持to B,做汽车行业增量部件供应商。一如上述三种模式中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和HI模式。

另一是以余承东为代表的,华为该下场造车,欲颠覆行业并掌握C端话语权。一如智选车模式及该模式下余承东卖力吆喝的AITO汽车。

早在2020年10月,华为内部就发布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不动摇,再建言造车者调离公司。

徐直军曾透露,华为内部组织过投票,赞成“造车”与“不造车”的分别为1票和6票。不用多说,那1票是余承东。

华为再次强调不造车,最伤心、最委屈之人非余承东莫属。否则,他就不会在《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发布当晚,回到那个发表于2020年10月的,第一次明确“华为不造车”的帖子下面留言:

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两段话情真意切,透露出余承东的些许憋屈、又有些许不甘。关键是,在上一份决议有效期还剩半年之际,为什么华为又迫不及待地续上一份?

在余承东主导下,智选车模式大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体现在产品和宣发层面,分别是赛力斯5阶段、问界M5/M7阶段、“HUAWEI问界”标语阶段。

第一阶段是牛刀小试,华为对赛力斯5的软件、体验等做了升级,并借助华为门店销售;第二阶段算是大刀阔斧,以华为为主定义车,使问界M5在设计、质量、体验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第三阶段可以说是改柱张弦,“HUAWEI问界”上车,强调华为与问界的强关联性。

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尤其是面世不到一个月就夭折的“HUAWEI问界”,既是余承东对问界销量下滑的应对之策,又是其对“华为不造车”战略的试探之举。

毕竟,曾经的“百万豪车”和“超越百万豪车”,在2022年累计交付7.5万+辆之后,在2023年突然就失了速,降价也拉不回来。而作为狂热的造车派,余承东岂能坐视不管。

结果显而易见,余承东遭到了任正非的“敲打”。

在余承东口中、在销售人员看来、在消费者眼中,不论是问界M5还是M7,都是“华为的车”。但毕竟,它们还没用上华为的Logo,任正非、徐直军等都能接受。

而“HUAWEI问界”则不同,这是华为的红线。所谓红线,是华为内部基于资金压力、无端打压、品牌价值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当前环境下,对造车的谨慎。

但,我丝毫不怀疑,在某个合适的、恰当的时刻,华为会变得不再谨慎。

再说《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看似严厉,实则敲打。

在3月31日晚写下不甘雌伏的两段话之后,4月1日,余承东又准时出现在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的现场。

一改昨日阴霾,在媒体、行业万众瞩目的会议现场,余承东再现“大嘴”本色:“内部高层不认同‘华为’品牌的露出,虽然说法上有改变,华为帮助企业造好车的实质没有什么变化。”

造车和不造车的纷争,说是余承东和徐直军的分歧,更具体一些,其实是余承东和王军的“不合”。

成立于2019年5月的华为车BU,在当时与四大BG并列、同属一级部门,王军任总裁,向徐直军汇报。

2020年10月,华为车BU从ICT业务划归消费者业务。2021年5月,余承东兼任车BU CEO,王军调任车BU COO,向余承东汇报。

接手车BU之后,余承东才提出了智选车模式,才有了牛刀小试的赛力斯华为智选5和大刀阔斧的问界M5/M7。但与此同时,王军所主导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和HI模式也在同时推进。

“今天同样来到现场的蔚来和理想负责人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会有自己的追求。跨国车企巨头们也会由于华为是被制裁的企业所以不会选择我们。而传统车企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同样也不会选择华为。”余承东三言两语,道出无尽辛酸。

“HI模式原来有三个客户,现在只剩一个了。”的确,极狐现阶段鲜有人提及,埃安合作已被降级,只剩下阿维塔这一颗果实,成为全村的希望。

平心而论,不是HI模式不好、也不是to B路线走不通,只是在不同组织的主导下,HI模式表现出来的性价比并不出色。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诉苦,打包买不便宜,很多东西还不能挑。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表示:“华为是比较大牌的供应商,虽然零部件质量不错,但价格也是不受控的,与华为合作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北汽也曾抱怨,对市场吸引力大的座舱,买了全栈居然不能有。背后的冷知识是,智能座舱归余承东的消费者BG管,智能驾驶归王军的车BU管。

余承东表示:“如果使用华为智能解决方案的车型没有达成一定销量的话,就无法实现商业利益变现,因此,华为希望能够更好地与整车厂紧密合作实现共赢。”

2022年9月,任正非一篇内部讲话把“寒气”传给了每一个人。关于汽车业务,当时是这样说的: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做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没形成任正非口中商业闭环的,正是王军主导的HI模式。对华为来说,HI模式相对投入高、产出低,并不能很好地缓解华为当下的利润困境。

to B还是to C,华为在战略上也许还在摇摆,但在人事上已经做出了选择。2023年2月,王军被曝光已停职,而官方并未回应。

以上,虽不能让华为的汽车业务马上盈利,但至少能从之前的拧巴状态中稍微解脱出来。对华为自身、对合作伙伴,都大有裨益。

从前,余承东一心只为问界呐喊,但随着责权变动,他为阿尔法S华为HI版上市站台,也在谭本宏的陪同下和徐直军一同到访阿维塔。另外,阿维塔11也开始入驻华为旗舰店。

虽然受到了敲打,但对华为的汽车业务而言,余承东仍然大权在握。

2022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4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经营活动现金流178亿元,同比下滑70.2%;净现金1763亿元,同比下滑26.9%。

受到的制裁愈加严苛,华为的业绩压力山大。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漂亮国的无端制裁,华为才开始进军汽车行业。

其实不然,汽车行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转型,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其技术积累刚好与行业发展趋势同频共振。

当科技创新的载体逐渐从手机转移到汽车,跨界“造车”便成了每一家科技巨头不容错过的契机和选择,华为如此,苹果、百度、小米等亦如此。

而无端制裁,不过是加速了华为进军汽车行业的步伐而已。

进军但不造车,彼时华为给出的理由有三:一是资金需求太大;二是树敌太多,可能会影响到其它业务的合作关系,例如5G技术;三是华为要做产业的赋能者,帮助车企造好车。

如何赋能?

从软件到硬件,从智能座舱到驾驶,从整车设计到销售……时至今日,华为已展现出一套近乎“完整造车”的丰富汽车解决方案。

基于华为生态,只要你有梦想、有资金,华为便可以帮助你创造一辆有实力、有潜力的车型。而华为的梦想是,让自身的汽车业务成为世界第一,同时助力合作伙伴成为世界第一。

当下的问题是,在战略上华为选择了不造车,要继续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是在执行上,华为把汽车业务全权交给了造车狂热派余承东。

不论是造车还是不造车,华为都应该想想清楚了。

确定不造车,那华为就应该再多退几个身位,切实做好供应商的角色和定位。而不是干着乙方的活,操着甲方的心,总是被车企视为“夺灵魂”。

但这样的路,华为自身的HI模式没走通,百度Apollo生态也没走通。

曾经,百度Apollo的目标也和华为一样,帮助车企造好车。但最终,百度主导打造了集度汽车,李彦宏曾这样解释:传统车企很保守,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不足,所以我们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为市场提供一个参考。

“因为之前传统的一级供应商,可以研发同样一个系统提供给很多厂家使用,但使用供应商的软件方案,迭代速度又跟不上今天的竞争,所以我们要自研。”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现场,李想的发言或许也代表了大多数车企的心声。

确定要造车,那华为也应该火速前进。毕竟五年之后,又或许用不了五年,不论是从华为自身的产业状况来看,还是从新能源发展的窗口来看,都不允许华为再造车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来参加发布会之前,我对广汽蔚来几乎一无所知,虽然它在今年年中就公布了一些信息,而当看到007这款新车之后,在写下这些文字之时,对007算是有底了,但广汽蔚来对于我而言,依旧蒙着一层说不上厚薄的面纱。

广汽,谁都知道,目前国内传统车企中发展形势相当不错的厂商了。其合资企业,持续走高(当然也有境况不佳的,但并不伤广汽的筋骨),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品牌发展中,传祺要量有量,要新车有新车;新能源呢?无论是AION的S还是LX,都算凭自己实力站住了脚跟。对了,就在这个月,广汽还与上汽“握手”了。

而蔚来呢,始终是新势力品牌的焦点和代表。得承认,无论是热搜度还是交付量,还没有其它新能源品牌与之“抗衡”。就在广汽蔚来发布会的第二天,NIO?DAY再次拉开大幕,而且还发布了新车EC6和新ES8,而且地点就在深圳——从二者发布的时间和地点来看,总觉得有些巧合甚至蹊跷。

品牌发布的221天后,广汽蔚来的新车发布会在广州的南沙举行,南沙属于广州,紧挨着东莞,离深圳也不远。为什么选择南沙?因为这是工厂所在地。虽然这次我没有参加蔚来的NIO?DAY,但也可以确定,广汽蔚来这次发布会的气势显然与蔚来还有些差距。另外,发布会上的标语是“每一公里的创想”——让人产生遐想又不是能特别想明白。

关于这次发布会的内容,我想用简单的方式介绍吧,毕竟,只进行了大约1个小时。总体来说,信息量并不那么大。

从获得的信息,大体而言就是如此形式。按照对于“合创”的定义,就是广汽负责整车研发和生产,蔚来提供智能网联以及能源支撑,而HYCAN,则更像是一个平台。

广汽蔚来的首款产品是一辆SUV,称为HYCAN?007,官方定义是“智慧高能打造纯电SUV新标杆”。既然叫007,从车身外观上,是能够看到许多“7”的元素的。

HYCAN称整车基于GEP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打造,长4879mm、宽1937mm、高1680mm、轴距2919mm。有些熟悉的数据吧?是的,会让人想到AION?LX。

所以当知道它用宁德时代电池,容量93kWh,密度180Wh/kg,NEDC数值为643km,便不惊奇了。按照目前的标准判断,数据不错!

其内部大屏幕很有特色,当然也看到这它。可以说,从这里发现了蔚来的烙印和基因,只是在广汽蔚来这里,它叫小CAN。另外,在智能方面,它还达到了L2水准。

同时,007的新功能还包括,拥有多功能电能矩阵,可实现对外放电功能,支持桩对车、车对车、车对物充电。还可以个性化选装的天空之眼无人机,以及儿童照看功能等。

HYCAN?007主力车型的预售价为26-30万元起,并提供34万元起的星舰版(限量500台/年)以及40万元起的私人定制版。私人定制版用户享有一对一定制服务。

HYCAN?007用户可从HYCAN?APP、小程序等官方页面下订。所有订单用户都可享有“三终身一限量”政策,即终身免费三电质保、终身免费常规保养、终身免费无限流量,以及限量版星际套装。同时,针对前10000名预订用户,HYCAN将提供限量的徽标与个性化VIP号码。

而在服务上,HYCAN拥有HYCAN(体验店)+广汽(合作店)+蔚来(交付中心)三方交付、服务链合,称之为PAC商业模式,在系统与用户中引入经纪人概念,即直营。据悉,007将于明年4月份正式上市与交付。

我想,合创的定位是位于AION和NIO之间,007来源于LX,但HYCAN更想通过新的产品定位以及销售模式来创造生存空间。但即便如此,我对于这家Nomi的兄弟公司,依旧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我狂想到如果007成功了,那么下一款车型将会是何种面貌呢?其它不论,第一款车就叫007了,那接下来该……保龙一族?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Bono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