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新吉利美人豹强势回归这才是真正的国产跑车!

2.颜光明:“吉利有趣”为何从“变脸”开始?

3.发布10天热度不减,复盘吉利银河为何能“破圈”?

吉利汽车回归统一标识_吉利车辆

为什么吉利还要推出“银河”品牌?相比这是很多人看了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会后第一个很不解的地方。

按照现在大家的认知,吉利在新能源车上已经有很多品牌了:几何、极氪、smart、极星、路特斯,甚至吉利和领克这两个品牌也有纯电和插混车型。这次又来一个“银河”,又是一个新能源车专属“品牌”,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关于这个问题,吉利方面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的——

一、宏观市场;

二、消费者认知;

三、吉利汽车自身的需要。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专访中表示,2022年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但是吉利在新能源车的发力上不如燃油车给力,这就造成了现在比亚迪和一些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声势力上已经完全领跑了。所以吉利要让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系列进一步标签化,吉利希望大家能够见到“银河”时就意识到这是新能源,而不是传统的燃油车。

实际上,虽然目前大吉利体系——准确说叫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ZGH——来看,新能源品牌很多,但是从吉利汽车——准确说叫做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这家以“吉利品牌”为主的独立企业来看,还没有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品牌,不管是吉利还是领克,新能源车都是依附于燃油车系列的。而且2023年随着几何品牌回归吉利体系,吉利也需要重新思考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品牌刷新——几何品牌目前因为B端需求,其在新能源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不够。

吉利推出银河,可以看做是把吉利汽车的中高端新能源车产品进行了一个整合,包括之前代号为FX12的产品、包括给几何准备的PMA架构的产品等等,都一起“打包”。

吉利方面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银河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牌,而是吉利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品牌。

“吉利目前已经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相应的布局。吉利不需要再做一个新的新能源品牌了。吉利银河定位吉利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与‘吉星系列’、几何系列相互补充,满足燃油、混动、纯电各自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解释说,他现在负责管理这三个系列的销售工作。

其中银河系列,由“智能电混L系列”和“智能纯电E系列”构成,主攻20-30万元区间最主流的新能源市场。吉星系列,由BMA、CMA打造的中国星、缤系等产品系列形成,售价区间为10-25万。几何系列回归吉利品牌之后,形成吉利品牌之下的大众化智能纯电产品系列,售价区间5-15万。

对于很多人好奇的银河作为吉利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跟现在的领克品牌如何区分,吉利方面的解释是:领克的个性化标签在用户心中已经非常明显,而从前期调研来看,银河系列更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场,面向相对更传统的用户群体。

明确了银河品牌的定位之后,吉利也充分规划了这个全新车系品牌的发展:一方面是产品计划,另一方面则是渠道规划。

产品方面,在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已经一次性给出了7款车型——4款智能电混L系列、3款智能纯电E系列。“吉利银河在命名上也更为简洁,L系列就是电混车型,E系列就是纯电车型,奇数就是SUV车型,偶数就是轿车产品”林杰说。

其中三款新车将在今年内推出,包括已经发布的银河L7会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电混轿车银河L6会在今年三季度交付,而纯电产品E8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此外从吉利银河发布会上的信息可以看到,尺寸最小的电混SUV银河L5会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到了2025年还会有一款旗舰SUV银河L9。同样,纯电序列方面,E7这款纯电SUV会在明年第二季度推出,纯电轿车E6则会在明年第三季度推出。

这也就是说,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吉利会以每个季度一款新车的节奏,快速布局6款车型,几乎都聚焦于A级到B级车市场。这个速度应该算是车企里面最快的,没有之一——如果加上现有产品的改款调价,吉利在新能源车市场的阵容着实可观。

然后新的问题是:吉利银河为什么要建立新的独立渠道?

“我们尝试发现,新能源车跟燃油车一起卖,在新能源店,燃油车是卖不出去的;卖燃油车的店,新能源车基本上成为陪衬,”林杰说。这也让吉利重新开始思考银河系列的渠道策略。

为此,负责吉利销售体系的范峻毅做了全面的解释:

第一、吉利银河在渠道上采用复合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品牌中心,在三四线城市采用代理经销制。其中,在一二线城市设立品牌中心最主要是为了给用户打造体验新标准、服务新标准。三四线的代理经销制,包括三种类型,用户中心(4S店)、体验中心(城市展厅)、 展示空间(商超店)。

第二,吉利银河基于用户对于汽车体验需求的不同,打造更透明的购车环境,更高效便捷的购车流程。也就是强化产品的场景化体验,而不是议价,把产品的价值传递出去,而不是去谈优惠。

第三、做到标准的统一。包括统一整合线索跟进的标准体系;统一订单在线上完成下订和签订合同;统一线下体验和交付的标准。从目前来说的话,银河渠道有全新的渠道形象,有全新渠道体验的标准,有全新的交付标准,有全新的服务标准。

在这套新的运营逻辑下,范峻毅表示核心是要实现从管店模式到管人模式的转变。这就类似于新势力的一些策略,包括增设试驾专家、体验专家、用户运营专家等岗位,给用户提供价值,还有就是订单管理和价格管理的统一透明。之后吉利银河也会上线全新APP,引入全新体验和服务标准,比如在售后服务环节设立了247项新标准。

范峻毅透露,这一套体系吉利总规划是650家,目前首批167家已经授权完毕,并会在5月份和大家见面。而在今年年内的推进目标会是在350家到400家左右,如果推进非常顺利和高效的话,可能到450家。

当然,这几百家之中还有采用1+N形式的参与,比如经销商可以选择一个用户中心或者体验中心,再加上几个展示空间,而一个体验中心的面积规模最低也就是600平米,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代理模式的成本。如果体验中心发展得好,自然也会鼓励升级到用户中心,拥有更完整的服务体验。

至于吉利对银河的销量预期,吉利方面表示,银河产品以越级的高价值成为各细分市场头部产品,而在2023年每一款产品都要进入细分市场的前三。

延伸思考:

银河L7和理想L7重名这件事情,其实就可以看出吉利对家用市场的“野心”。

理想L7可以说是最近最火新能源SUV,没有之一。中大型SUV的尺寸、大空间、三个大屏幕的智能座舱、空气悬挂、可油可电这些卖点听上去都很完美,但它却是32万元起步价的车型——这高高在上的门槛就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了。

要知道,15-20万元和20-30万元两个价格段才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前者占到19.6%、后者占到16%以上。所以,什么价位的电动SUV才是中国主流家庭所需要的,一眼就明。

然而问题是,除了比亚迪之外,好像就没有太多的20万元价位家用新能源产品,从轿车到SUV都是如此。即便零跑、哪吒这些新势力有,但是消费者大多也持观望态度。

所以,每年规模量高达300万辆的20-30万元级别的产品但凡有半数比例转变为新能源车型,那么吉利的新能源转型也就成了。

与此同时,整个新能源车SUV产品,最关键的其实不是电动,而是智能。至少在中国市场是如此。无论是理想,还是蔚来、小鹏,能够打破中国品牌定价天花板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智能体验——能够全面超越外资品牌。

所以,吉利推出的新产品,既要是电动化的,更要是智能化的,同时价格上要在20-30万元区间,面向的人群也就很明确了——主流家庭消费人群,中国市场的基盘用户。

文/图|JackieLXX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全新吉利美人豹强势回归这才是真正的国产跑车!

该品牌汽车在A股中代码是A04375。

吉利汽车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的子公司,本次上市主体包括吉利、几何、领克三大品牌。9月28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审议结果,同意吉利汽车在科创板首发上市。吉利汽车回归A股市场的股票代码为A04375,计划募资金额为200亿元。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即将登陆才满一周岁的科创板,成为该股票板块的第一支汽车股。

颜光明:“吉利有趣”为何从“变脸”开始?

这几年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吉利汽车的进步。强大的商场展现出强大的硬实力有资本与大众、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竞争。其中收购沃尔沃成为吉利汽车最大的转折点。至于造型炫酷的跑车越来越符合年轻人买车的需求。我们见过很多进口跑车但没见过很多国产跑车但最近有消息说吉利要“复活”了高青原创:世界上最便宜的跑车来了!吉利重生美豹·amp;wfr=蜘蛛·ampfor=pc

发布10天热度不减,复盘吉利银河为何能“破圈”?

导语:摒弃肤浅的华丽,追求灵魂的有趣,应当成为当下汽车自主设计自信的底气和方向。这就要求颜值、体魄、灵魂三位一体的平衡,需要文化的定力,否则就会偏颇,难以获得审美的愉悦。相信汽车设计倘若拥有“西湖十景”的创新魅力,不仅会有张岱看雪的意境,也会讨得范成大的“下有苏杭”的真谛,将会信手拈来古今风雅的相伴已不是奢望。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子

“吉利什么时候能超越豪车品牌?”

四年前,杨学良问我,觉得有点心急。当时我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开了一个玩笑,“什么时候有了西湖的味道,吉利就变得有趣了。”在我看来,这是吉利的优势,不可替代的资源,就像外地人羡慕上海的优越感。

最近,在银河之光亮相吉利新能源战略发布暨银河L7全球首发仪式上,一个抢眼的概念——“涟漪美学”让我眼睛一亮。原因是采用了三潭印月的背书,很自然地导出了“天上银河环绕,地上西湖荡漾”遥相呼应的绝妙,美不胜收。杨学良过来问我,咋样?我们没有恭维,只是说,吉利现在可以玩“有趣的灵魂了”。

记得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最大改变就是吉利的“变脸”。先是在“帝豪”车上作尝试,后在旗下的系列车型第次铺开,从而形成吉利“家族性”前脸符号——天地。

此设计源自李书福的“宇宙观”,以天地轮回的概念赋予想象空间,这无疑给了彼德? 霍布里启发性的灵感,用他充满原创设计的激情,进行铺陈和演绎。当落地成为吉利新面孔时,有人说设计元素来自沃尔沃。这位世界级汽车设计师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源自中国的“天地文化”。

我曾多次采访过这位设计师,他从不拘泥于设计理念的束缚,而是强调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手笔不俗,讲究格局,擅长专业,出手老辣而不失新意,每每成为引人关注的亮点。比如沃尔沃“由古板到时尚”的变革,领克“都市对立美学”等,可以说,好的设计师都是有思想的创新者。由此,吉利设计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变脸”。

尽管霍布里曾是沃尔沃的首席设计师,谙熟西方汽车设计套路,但加盟吉利之后,他用全球视角审视汽车的“有趣性”,运用中国人文理念呈现吉利汽车设计的时代性,并未一味地拿西式时尚充数,也没拿北欧前卫卖弄,而是在构建吉利的“辨识度”上试图以独特性来塑造风格的经典性。

无可否认,任何设计最终都离不开文化。生活方式设计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尤其会受到地域和习惯的影响,带有不同的属性,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及不同文化的输出。所谓好的设计不完全是设计技术性的炫酷,而是内在文化力的彰显,来自“地域属性”的征服。纵观世界名车无不如此,而汽车竞争又无不都是在文化上暗自角力。此举,不言而喻,心知肚明。对此,底特律观察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一本《21世纪汽车大对决》中已有预言:汽车背后之战其实就是文化之战。

古人有“衣食足而知礼仪”。汽车也一样,尤其是自主品牌发展到高级阶段都回避不了。当造车不再是个难题,技术也都可以借鉴,资源整合不再神秘时,汽车物理特性的同质化也就不可避免,消费诉求也不再是满足功能和性价比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汽车有趣的灵魂”,不仅仅是皮囊。吉利的觉醒是在商业竞争之下被迫选择的自觉,由内向外的脱胎换骨,继而由外向内的触及灵魂,即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由制造到技术的变革,以及从硬技术的导入到软技术的构建等,在循环往复中找到了文化的支点——自信。

五年前,吉利自主品牌有了起色,我问相关人员,为何不进上海(营销)?他们的回答是,还没有准备好。言下之意,要有文化的认同。如今,吉利汽车在上海多起来了,不仅是绿牌,还有蓝牌,人们开始不以“吉利”为土,而视“新潮”为荣,背后的变化动因还是文化在起作用。这样的故事很多,关键是产品有了溢出价值,品牌有了文化背书。这里不仅有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实力提升,还有技术消化能力的创新,以及驾驭资源整合的手笔之大超出外界的想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意识到软实力的构建是品牌可持续的关键,不仅积极参与社会人文活动和社会公益项目,还举集团之力介入即将在杭州举办的亚运会的鼎力赞助,俨然以杭州名片自居,当仁不让,豪气万丈。这对于吉利而言,这是技术吉利向文化吉利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之前,吉利从未意识到,至少没有关注到杭州是吉利的风水宝地(文化资源),以往的商业活动和对外传播都放在外地举行,其思路是“跳出区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多少反映了曾经不自信的吉利有过产品不过硬的自卑,没有走出台州狭隘的心理局限。

自杭州G20峰会之后,西湖成了吉利最好的背书。对此,我曾一再说过,什么时候吉利汽车吸纳西湖文化就会走向真正的文化自信,就能在世界汽车设计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话语资源。这就像丰田离不开“举母”,大众离不开“狼堡”,通用离不开“底特律”一样,这就是文化的气场。如果从历史文化和文明程度的角度相比较,又有谁能与杭州媲美?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写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就连来自汽车设计之都(意大利都灵)的设计师来到杭州都会迷倒(提供设计想象的空间),认为这里才是“汽车设计的天堂”。无处不设计,无处不风景,无处不人文,无处不风雅。

银河之光是银河L7的原型车,在设计呈现上采用了诸多西湖元素,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了演化和再现,正如提炼的设计新语言——“涟漪美学”,回归“运河之美”,源自千古审美之积淀,集唐宋元明清之风雅,汇当今现代时尚先锋之瑰丽,从中不乏“两堤(白堤,苏堤)”留下的智慧和诗性,以及唯美的潇洒和超脱。西湖并非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文化催生的设计杰作(有大量的诗文佐证)。所以,西湖之美不是一般的美,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欣赏,也不论是以怎样的心情去领略,“淡妆浓抹总相宜”。故有人把西湖比作一位大家闺秀,即便有些不遂心,也不过眉黛轻颦而已。这就是风韵,让人过目不忘的留恋。白居易由衷感叹道,“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期待枕上重游,舞醉时相逢。

如果把这些诗意和典故及人文情怀(白居易、苏轼不但是诗画的高手,也是实政造福于民的好官)融入设计之中,相信这样的意象要远胜于西方神话,具有现实意义,其焕发出的生命力岂能不吸引眼球?不难看出,在银河之光的设计中已经意识到这种文化的张力,提出好设计应有“科技愉悦”,即审美与体验兼得,拥有智慧和安全的保障,显然一点不苛刻。

点评

摒弃肤浅的华丽,追求灵魂的有趣,应当成为当下汽车自主设计自信的底气和方向。这就要求颜值、体魄、灵魂三位一体的平衡,需要文化的定力,否则就会偏颇,难以获得审美的愉悦。相信汽车设计倘若拥有“西湖十景”的创新魅力,不仅会有张岱看雪的意境,也会讨得范成大的“下有苏杭”的真谛,将会捻来古今风雅相伴的美好已不是奢望。

银河之光,汽车有趣灵魂的滥觞,亦是吉利有趣的开始。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当下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而碎片的,但吉利银河在行业、用户层面的影响力却持续不断,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吉利银河是如何做到的?

从大年初二宣布将发布高端新能源系列,到2月中旬以“仰望星河”掀起自主品牌“联名海报”热潮,再到2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主会馆以全新产品标志、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全新汽车操作系统“银河N OS”以及“银河之光”概念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让业内外眼前一亮。

要知道,在新能源汽车渗透力不断提升的当下,比亚迪在主流市场独揽风华,而以吉利、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尽管凭借极氪、阿维塔成功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但对主流市场的把控力并没有达到预期。

在这个背景下,长安去年底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吉利刚刚发布了吉利银河,长城也将在3月8日正式迈入新能源转型的征程。

而吉利银河之所以能够受到友商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既是因为行业影响力,也是因为技术和架构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更有渠道变革带来的服务体系升级。

可以说,吉利银河是全面的,是体系化的,它不仅是技术或产品的展示,更代表了吉利体系全面向新能源转型的态度。

借此机会,我们来复盘一下吉利银河发布会上到底有哪些干货,又将如何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向。

关于品牌和产品

“我们不会再去打造太多的品牌,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地向外界传递的声音和信号,就是吉利新能源系列化产品的呈现。”这是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回答记者“银河已经像一个品牌了,为什么不说银河品牌,而要叫吉利新能源中高端系列”时的发言。

由于多年来整合并购、以及新能源战略布局等问题,吉利汽车所关联的汽车品牌可以称得上玲琅满目,从沃尔沃、smart、路特斯等豪华品牌,到吉利、领克、睿蓝、极氪等自主品牌,几乎都有吉利的控股,这也给外界一种产品不够聚焦的错觉。

因此,在针对主流汽车市场进行新能源转型时,吉利坚定聚焦一个吉利,实现主品牌的价值向上。

这是十分明智的决定。

口碑上,在中国星系列产品的推出后,吉利汽车实际上已经成功在燃油市场站位了中高端汽车的形象,将银河作为吉利汽车中高端产品序列,而不是拆分成一个品牌,既能让用户直观地感受银河系列产品的高价值,避免用户认知的偏差,也能在集团内部建立对品牌的认知,在产品研发、推广和营销方面整合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

如图所示,吉利汽车主品牌目前下属三大产品序列。银河系列作为吉利冲击15-30万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主力军,将产品分为大里程PHEV的L系列和智能纯电的E系列;几何则继续坚守中低端纯电产品序列,聚焦15万以下的新能源细分市场,定位相当于燃油时代的吉利远景;而吉利品牌旗下如中国星、帝豪、博系列、缤系列等燃油车则被划分为吉星系列,巩固燃油市场的基本盘。

竞争持续升级,集中资源最大程度抢占市场份额是当下所有车企的共识,不仅是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都在对品牌和产品序列做梳理。

具体来看,目前长安汽车虽然在去年年底就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并对旗下多品牌进行了重新梳理整合,但针对新能源市场的OX序列还未正式发布;而近日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将聚焦“哈弗品牌”发力新能源,也将在3月8日发布集团最新的技术和产品计划。

至此,从用户感知层面来看,吉利汽车其实是最早完成基于新能源市场发展的品牌架构和产品梳理的。这是先发制人的决策和执行力,也为吉利今年的200万销量目标奠定了基础。

关于产品和技术

“一个系列产品的发布顺序,重点是要看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需求,2021年前,我们推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时就判断,混合动力和纯电这两个市场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市场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才要先上L7这个产品。”在回答“为什么首发L7而不是价格和级别更高的车型”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这样说。

事实上,银河L7亮相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设计上与博越L存在相似之处。不可否认,两台车之间会存在模具和配件共用的情况,但这也是基于成本和价值的考量。

一般来说,车企研发一款车型的时间最快也要3年,如银河L7这样在2年之内从研发设计到量产落地,几乎已经是开发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极限。

再者说,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价格战如火如荼,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产品才有发展壮大的可能。如果将银河L7的“中高端”定位理解成价值层面的高端,而非价格层面的高端,那么吉利银河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目标就会更鲜明,它只是选择了一条相对保守、可控且潜力巨大的路线。

正如淦家阅所说,“企业和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和产品的竞争,实际是成本的竞争。而成本的竞争,是由技术和创新来决定。只有在技术、创新这一块下足功夫,拿出亮点出来,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局。吉利从造车到现在,它的每次蜕变,都靠的是产品力的变革和技术创新。”

因此,不能只着眼于设计层面,而要从全局考虑产品的价值感。实际上,基于吉利银河L7,吉利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升级——

比如,吉利银河L7首次搭载了吉利汽车全新操作系统“银河N OS”,这和博越L搭载的“银河OS”是有区别的,这是新一代车机。将彻底改变过去用户对吉利车机的印象。发布会上官方甚至用了“行业最好”来形容这个操作系统。

再比如,吉利银河L7上首次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构建了一整套基于电池,又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实时守护人车安全。

再比如,吉利银河L7上搭载了吉利全新一代雷神8848电混技术,拥有全球量产热效率最高44.26%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新一代雷神电驱也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让银河L7可以实现同级最低5.23L的超低亏电油耗,CLTC综合续航1370公里,百公里加速达到6.9秒。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L7此次只开启了预定,并没有公布价格,这其实也是吉利野心的体现。

从竞争层面考虑,银河L7无疑已经将竞争对手锁定为比亚迪宋PLUS DM-i。而众所周知,比亚迪正在重新调整产品定价策略,从秦PLUS DM-i 冠军版跌破10万的定价就可见一斑。因此,因此,吉利银河要等对手出牌,给出一个足够撼动市场格局的定价。

可以预见的是,为了从比亚迪手中抢回市场,为银河序列赢得开门红,银河L7的上市价格必然会十分震撼。

而在吉利银河系列的布局里,银河L7还只是开胃菜,在发布会上,吉利银河一次性展示了7台车,最大程度传递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势能,用淦家阅的话来说,“我们认为只有把高端产品做得更加高价值一些,才能够更好地让客户有这种体验和价值感。”

事实上,一开始,吉利银河就是冲着颠覆主流家用市场来的,因此也可以理解,吉利银河虽然定位在“中高端”,目标其实是给到用户超乎想象的价值体验,是心理上的高端,而非价格上的高端。

关于渠道和服务

渠道变革实际上是新能源产业对传统汽车造成冲击最大的层面,尤其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新势力通过直营模式改变了消费者对汽车消费服务的观感,过去以经销商为主的代理制模式因为价格不透明逐渐被消费者厌弃。

然而4S店不好,直营就一定正确且唯一吗?事实上,我们看到特斯拉直营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没有经销商作为屏障,产能压力直接体现在终端,产能过剩时降价、产能不足时涨价、经营效益不好时甚至直接关闭部分直营店。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波动也会越发频繁,这对于品牌信誉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

在林杰看来,渠道运营必须要回归到用户,用户需要的应该是愉悦的购车体验,没有尔虞我诈的,更加透明、更加高效的购车环境。

因此,随着吉利银河的到来,吉利也对整个销售网络进行了重新布局,在渠道建设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通过直连用户和代理经销两种模式,充分发挥直营和代理的各自优势,将线上、线下服务相互融合。

根据林杰介绍,银河将在一二线城市建立品牌用户中心;销量较大的城市统一使用代理制;四五线市场则依靠经销商销售,同时,将销售流程线上化,通过独立APP下订,做到全国政策统一、透明。

同时,考虑到整个渠道的成本、可持续性,吉利会把销售和原来的4S店进行解耦。以银河为例,在贴近消费者的地方做体验中心,盘活售后服务资源,将售后智能和目前吉利所有的渠道打通,统一服务标准。

林杰表示,“我们要通过吉利银河这样一个高价值的新能源系列,让我们的新能源产品进一步标签化,从形象、产品、渠道服务都能给大家耳目一新的形象,从而强化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系列标签。”

这是吉利在渠道层面的颠覆和创新,既充分发挥了燃油时代积累下来的渠道优势,盘活了经销商,又能全方面提升用户的购车体验。目前来看,挑战很大,前景也不明朗,但如果成功,对整个汽车销售服务产业都会有很大启发。

结语

作为整场发布会的总导演,吉利汽车集团品牌与用户沟通中心总经理、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徐东卫认为,“无论是吉利银河的系列海报疯狂‘出圈’,还是发布会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之高,并不是吉利的营销做得好,而是吉利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头羊,其全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华山论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