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车展宝马760li_2012年北京车展宝马
1.新款宝马5系在北京车展上市 提供17款车型/售42.69万元起
2.宝马四系亮相北京车展,30多万还要啥自行车?
3.“干货”满满 解析全新宝马M3/M4
4.北京车展热门车型回顾之豪华中级轿车 宝马新5系
5.真正的西装暴徒,奥迪A8进化史
全新一代M3/M4都配备4系同款巨型双肾进气格栅和S58直六发动机,有两种动力总成可供选择:标准版480PS,峰值扭矩为550Nm,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后驱;Competition雷霆版510PS,峰值扭矩为650Nm,匹配8速M?Steptronic变速箱,提供后驱版本和M?xDrive四驱版本,不过四驱版本预计要明年才可以上市。
宝马M4标准版0~100km/h加速4.2秒,0~200km/h加速13.7秒,而雷霆版车型仅需3.9秒即可,加速到200?km/h仅需12.5秒。
引擎盖上有两个位置对应双肾的凹陷,这两块除了空气动力学上的意义,侧面进气散热的作用,在视觉上,我觉得还可以让那个巨大的双肾结构显得不是很突兀,这一点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标志性的设计都得到了进化,你看那个后视镜,和老款相比层次更加分明,有更好的设计感和科技感。
总有人觉得这一代宝马的前脸设计用力过猛,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啊,这代宝马的线条真的是历代最平直最简单的,前脸上有什么多余的线条吗?这是最简单的设计了,除了双肾就是灯。
是车尾让我领悟到了这样的设计理念,这一代的M3和M4,无论是尾灯灯带的形状还是后杠甚至是扩散器和排气,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简单规整,如果你无法直观的欣赏到前脸的美,强烈建议你看看车尾再回去看车头,真的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而且我个人认为宽体的线条相较于上一代车型变化不大,但是由于整车尺寸的增加,这个宽体看起来宽了好多。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如果你不懂M3的设计意味着什么,那我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你,这是灯塔,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M3毫无疑问是BMW品牌的灯塔,未来的同一代车型的一切属性,都蕴藏在这一辆车里。
M3和M4的底盘我们现在还无法评价,但是F底盘的优秀我们有目共睹,舍弃了大量F底盘的设计,应用大量全新的工艺得到的G系列,我想一定会超乎我们的想象,不然未免有点太得不偿失了。现在我们尾翼可以确定的是,这辆车的在车身刚性这样的硬性指标上一定超越了前代。
内饰里除了M8同款换挡机构,Setup按键和M?Mode按键,最吸引我的就是红色的M1/M2按键,他们共同构成了M独有的,与驾驶员沟通,提高驾驶同步率的自定义系统。这些按键可以设置发动机、悬架、转向和xDrive系统,还允许调整设置制动系统及其舒适和运动模式,设置完成之后可保存到方向盘的M1/M2按钮上。
碳纤维椅背的镂空赛车座椅见过吗?这才是真正的轻量化,这才是真正的设计感,我有理由预判,这款M的拆车座椅有可能到了2030年依旧非常贵,因为某些在用料和设计上做到极致的东西,是永恒的,比如这两个座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款宝马5系在北京车展上市 提供17款车型/售42.69万元起
[汽车之家?快评]?或许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欧洲车企全副武装开启电动化之路主要是受到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的影响,但事实上,宝马集团却是个例。既然说是“个例”,并非意味着宝马集团不需要遵守此协定,而是在签订协定之前,宝马集团已经意识到要发展电动化。
如果从现在宝马电动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既没有纯电动平台,又出现宝马i3、i8等车型被停产事件,不免让宝马集团贴上“起步早,赶晚集”的标签。面对前有老朋友奔驰、奥迪的纯电产品与其竞争,后有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的乘胜追击,宝马是否还会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的战略目标不动摇?接下来,让我们从宝马电动化道路发展的前世今生中,揭晓这一谜题。30秒阅读全文:
1、作为最早推出纯电动车型的豪华汽车品牌,其发展理念实属超前;?2、宝马陆续推出i3、i8等车型,却最终以停产而告终;?3、宝马集团一度被贴上“前劲猛、后劲不足”的标签:?4、“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战略引发争议??5、宝马集团如何实施“两步走”战略?
●?纯电动车型的“牛刀小试”
『宝马1602?Elektro-Antrieb纯电动车』
时间追溯到1972年,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上,两辆橙色的宝马1602?Elektro-Antrieb纯电动车用于支持马拉松比赛,这可以算作宝马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12V的铅酸电池+30km续航的配置,两辆车在电池耗尽后交替上场,也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跨越,这辆电动车毫无意外地没有被量产。『1987-1990年间开发的宝马325iX纯电动车』
在整个1970年代,宝马集团开始跟研发纯电动汽车杠上了。1975年,宝马推出了LS?Electric,后续又从325iX车型改装生产了8辆前轮驱动的纯电动宝马3系,该车的续航达到了93英里(约为150公里),显然这个成绩在1980年来看还是不错的。『宝马E1纯电动』
1991年,宝马推出了第一款用于道路运行的量产车——宝马E1纯电动车,该车常常被说成是宝马i3的鼻祖。E1是面向城市的四座纯电动汽车,每次充电可行驶约125英里(201公里)。与二十年后问世的宝马i3一样,E1的车身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包括铝和再生塑料材质。后续又在1992年洛杉矶车展上亮相了宝马E2。此后,宝马又打造了约25辆纯电动3系双门轿跑车。 随后的十多年间,宝马在电动车领域的进程变得低调起来。不过让宝马始料未及的是,就在相对沉寂的时间里,2003年,一个来硅谷的小伙子马斯克创立的特斯拉品牌,会成为宝马集团在20年后最不容忽视的对手之一。 就这样,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到了2007年,宝马展开了一项电气化项目——Project?i。彼时,日产和通用汽车已经纷纷宣布各自的电动汽车计划,但不同于其他车企实施油改电,宝马集团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纯电动车底盘,从零开始开发电动汽车。这个项目开发历经7年,首款产品就是在2013年推出的宝马i3,整个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宝马还是有过彻底想纯电动造车转变决心的,但后来为何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路线呢?『MINI?E』
2008年,宝马集团制定了电动车发展计划,率先吃螃蟹的便是MINI品牌。2009年6月,宝马集团改装了600辆MINI?Cooper,并称之为MINI?E,这同样是一辆油改电的纯电动车。继MINI?E之后,宝马在2010年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1系概念车,命名为宝马Active?E。这款以宝马1系为蓝本的电动车是宝马Project?i计划的第二款车,宝马Active?E可以通过一个标准的家用插座进行充电。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版的1系较传统燃油版车身重了272公斤,这些重量主要来自于电池。『正在宝马莱比锡工厂组装的宝马Active?E』
当然,宝马并没有真正量产Active?E这款车,与其MINI?E一样,宝马只通过小规模的零售来检验消费者对这款电动双门车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宝马得到一个宝贵的经验——电池很重,极大影响了整车重量、加速性能等。为此,宝马开始押宝能使车身重量明显减轻的碳纤维材料上面。于是,宝马打造了“LifeDrive”理念,“Life”代表着包裹住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员舱结构,“Drive”则为承载电动机、悬架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底盘结构。在乘员舱结构中,宝马推出了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得益于这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质,可以让一辆标准车身自重降低了250公斤,现在仅重350公斤,新型电动汽车的制造在德国莱比锡工厂进行。●?BMW?i品牌诞生?过早走向极端
『宝马i3』
引用柏拉图的一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不过宝马电动化的后半程,路走得有些艰难。2011年,宝马推出BMW?i品牌,成为了宝马电动化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转型。2013年,纯电动车型宝马i3正式亮相。尽管该车后续被人说“叫好不叫座”,但在该车上市之际,着实刮起了不小的风浪。 可以说,被人诟病最大的问题就是该车的续航,2013年推出的首款纯电动版车型续航大约为130-160km,这样的成绩,显然很难让消费者们感到满意。而让宝马始料未及的是,积攒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却被硅谷冒出来的特斯拉给超越了,彼时特斯拉Model?S已经进入市场,凭借42kWh的锂电池,单次充电甚至可以行驶483公里的优势,直接秒杀了宝马i3。从2013年上市到2020年10月15日,宝马一共生产了20万辆i3车型。『宝马i8』
宝马的另一张王牌则是后续推出的宝马i8。超跑设计加上插混动力,无论是概念车的亮相,还是量产版上市,都引发极大的关注。虽然宝马i8的结局同样让人感到惋惜,不过当时宝马还是对这款车倾注很大的心血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宝马i3和i8的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甚至在宝马i3的停产前,宝马除了在动力上进行升级,外观始终还是那个“老样子”。究其原因,宝马转向纯电动生产的思路虽然很超前,但受到当时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制约,以及纯电动车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宝马面向市场推出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胃口。甚至由此影响,被誉为宝马i3之父的Ulrich?Kranz和被誉为i8之父的毕福康直接离开了宝马。再加上此后的一些人事变动,似乎更加打乱了宝马集团在电动化发展的节奏。 转眼到了2016年,《巴黎协定》被正式签署,为了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之路变得迫在眉睫。捷豹路虎和大众汽车集团纷纷研发全新的电动汽车专用架构,并计划与传统动力产品分开制造电动汽车。相对来看,宝马的策略更加简单、粗暴。『宝马iX3车型架构及电池包结构』
经历宝马i3、i8市场表现不佳的挫败后,宝马更加明确了一个道理,纯电动车市场空间相对较小,与其花费重金去打造纯电动平台,不如建造一个动力模块化兼容的平台,一举多得。关键是,省钱!宝马集团工程技术主管乌多·亨勒(Udo?Haenle)算过一笔账,建造一座新工厂将花费约10亿欧元,而现在的设施生产电动汽车的投资仅为300万欧元,费用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就这样,宝马直接安排上了坚持“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于是,我们看到宝马推出了第五代eDrive电驱动技术,并将应用在iX3、i4和iNEXT等车型上。 此外,宝马还升级了Project?i?2.0项目,这次升级宝马明确了要向无人驾驶领域进军,同时还为后续打造iNEXT系列产品埋下伏笔。 在纯电动领域的发展上,宝马看准了中国纯电动市场的发展前景。2018年,宝马集团与长城确认合作,并且共同出资成立全新合资公司,这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名为光束汽车,主要生产新能源的车型,并且将率先生产纯电动MINI车型。未来,基于这样的战略下,到了2030年MINI将彻底化身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宝马iNEXT概念车』
同一年,宝马推出一款名为iNEXT概念车,未来量产后将会以旗舰级纯电SUV的身份推出,其动力总成不再是传统内燃机,而是纯电驱动。与此同时,宝马iX3纯电动车型也宣布正在测试,并于2020年底正式推出。而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奔驰还是奥迪仍在蓄力发展其纯电动平台,并且奥迪e-tron和奔驰EQC即将上市的消息已经在业界散布开来。 2019年,宝马集团前CEO哈拉尔德·克鲁格拒绝续签合同并且辞掉CEO职位,其中一个声音便是不少人认为在他自2015年接手宝马以来,其电动化的发展速度过于缓慢,导致集团转型受到阻碍。『宝马iX3预售47万元起,有望广州车展上市』
到了2020年,宝马集团终于将蓄力许久的宝马iX3推向市场,作为一款“动力模块化兼容平台”上打造的车型,可谓是宝马在新能源之年的重头产品。但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不再是曾经的老朋友,而是像特斯拉Model?Y、蔚来EC6、蔚来ES6等新对手的竞争。面对这样的情况,宝马集团还能否初心不变?●?内部产生分歧,“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之路或被改写?
直到2020年2月,宝马新管理团队依旧表示,该公司将继续使用其“集成”平台,该平台既可以用来生产电动汽车,也可以用来生产内燃机车辆,宝马管理团队曾重申该公司不会改变其发展路线,更不会效仿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等公司,开发纯电动汽车专有平台,从而与特斯拉进行竞争。 不过,很快这个Flag便被打脸。有报道称,2020年6月底,宝马集团员工委员会主席曼弗雷德沙奇向媒体表示:“如果宝马不想被来自加州的竞争对手(如特斯拉)或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超越,我们必须为电动汽车建立一个专属平台。” 在提出这一建议之前,据悉宝马部分高管已经在公司内部提出了新的电动化战略,希望公司能够快速开发出纯电动平台,这将使车辆增加续航里程,同时提升竞争力。很显然,宝马内部就是否开发纯电动平台已经产生了分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很明显,宝马已经“亚历山大”! 虽然说宝马是在豪华汽车品牌中较早推出纯电动车型的车企,但由于前期发力过猛,导致后劲不足。尤其坚持实施平台动力模块化兼容的战略下,直接将发展电动化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 那么,宝马为何要坚持进行油改电?通过此前宝马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首先,宝马此前已经打造了多款纯电动车,已经为技术和市场进行铺路。但生不逢时,受到技术不完善和市场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制约,给宝马集团前期的纯电动车型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甚至前期在纯电动领域投放的诸多资金,始终未见什么水花。 其次,从BBA技术发展实力对比来看,奔驰背靠戴姆勒集团,奥迪背靠大众集团,而宝马只是宝马,旗下仅拥有宝马、MINI、劳斯莱斯三个汽车品牌,相比于前两者,其资金和研发实力相对薄弱。打造一个全新纯电平台势必要斥巨资,面对未来发展形势还未明朗的前提下,宝马集团自然不敢妄自下决定。 再者,进入到纯电动市场领域,宝马传统的操控和动力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技术壁垒,这迫使宝马不得不寻找新的卖点。而在寻觅新壁垒的时期,保守的平台化作业,也许是想寻求稳中求胜。 而现在来看,宝马事实上采取了两步走的战略,其中一步是以MINI、劳斯莱斯品牌以及即将推出的iNEXT车型为代表的电动化之路。未来,MINI将转型为纯电动汽车品牌,而劳斯劳斯更是直接从燃油动力跨越到纯电驱动上来。此外,还有备受关注的iNEXT车型,新车基于纯电动底盘而开发,将成为宝马未来在电动车市场展示自身实力的关键产品,该车将于11月11日在德国全球首发。『北京车展上宝马i4概念车首发』
另一步战略则是基于即将推出的iX3车型,以及我们看到已经谍照曝光的4系四门轿跑车(i4)、全新7系(i7)、全新3系和3系纯电动等车型,都是基于一个底盘开发,且同时兼容燃油、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合动力,丰富了产品矩阵。 基于这样的战略,既能保证宝马在现有传统和新能源车型混战的时代下持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后续向纯电动转型提供有利的保障。可以说,宝马意图凭借“双管齐下”的手段发挥运筹帷幄的成效。全文总结:
由此可见,在纯电动市场历经近40年的探索,宝马集团从主动研发到被动转型,从领先技术到被新势力超越,让我们看到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风云战。而宝马集团如今所处的形势来看,一方面受到自身在体制上的发展牵制,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发展判断的失利,这让宝马自诞生以来,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按照规划,原本到2025年宝马将在全球市场提供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超过一半为纯电动车。而基于当下新能源市场的紧张局势,宝马不得不将该计划提前2年完成,即到2023年实现这个Flag。尤其在未来的一年里,宝马将要相继量产多款纯电动车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对手,摆在宝马面前的则是需要迅速重新适应新的市场竞争。那么,接下来,究竟是洗心革面,建造纯电动平台,还是坚持油改电,只能说“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选择。)”(文/汽车之家?李娜)宝马四系亮相北京车展,30多万还要啥自行车?
在今天开幕的北京车展上,中期改款的国产?宝马5系正式上市,共推出17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42.69-60.39万元。新车的外观改动力度较大,前后灯组更换新样式,并针对前后包围的造型进行调整,在动力上继续提供燃油版和插电式混动版车型,而且同样分为运动套装和豪华套装两种外观套件。
外观方面,新款5系采用宝马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时尚潮流。标志性的中网和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轮廓更加方正,两侧灯组进行了重新设计,内部结构由现款的“勺子”型变为了“L”型,和全新3系类似,锋利的灯带看起来攻击性更强。其中,运动套装采用了三段式的前包围,两侧设置切面较为深邃的大尺寸导风槽,看起来更加的战斗犀利;豪华套装采用了长扁平的贯穿式下进气口,两侧加入了银色的三角形装饰,整体看起来更为精致大气。
车身侧面,新款5系延续现款车型的修长舒展的双腰线设计,上腰线从前轮眉处贯穿至后尾灯组,让新车看起来更加舒展,还将提供尺寸为18英寸及19英寸共9种样式的轮圈供消费者选择。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轴距版的长宽高分别为5106/1868/1500mm,轴距3105mm。
车尾部位,新款5系对比现款车型同样有不小的变化,大尺寸尾灯组的造型经过重新设计,最新的三维立体设计看上去更加精致,略带熏黑的样式颇具性能范儿,辨识度不错。后包围的造型进行了调整,底部采用双边共双出的扁口排气,增添时尚运动感。此外,新车将会提供包括矿石白、开士米银、碳黑色、宝石青、量子蓝以及馥郁红在内的6种外观颜色。
内饰方面,新款5系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设计,在细节上进行了升级,大量高档皮革和木纹饰板覆盖中控台、车门内侧、挡把区域以及座椅等部位,配备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0.25英寸触摸中控屏(可选装12.3英寸),搭载全新的iDrive?7.0车机系统。
科技配置方面,新款5系提供发动机远程启动、全景天窗、车内香氛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Driving?Assistant?Professional)、HUD抬头显示、Bowers?&?Wilkins音响系统、后排系统、后排智能触控系统、行车记录仪等选装配置。?
动力方面,新款5系燃油版车型搭载低/高两种功率调校的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对应的车型分别是525Li和530Li,最大功率分别为184马力和252马力,峰值扭矩分别为250牛·米、350牛·米。插电混动版车型搭载由一台2.0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92马力(215千瓦),综合峰值扭矩420牛·米,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95km。传动系统部分,新款5系均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部分530Li车型搭载适时四驱系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干货”满满 解析全新宝马M3/M4
近期最热的话题肯定要当属北京车展莫属,全新?宝马4系正式上市,本次参展的新车共推出三款配置的车型,售价在36.38-45.98万元之间。而且新车全系搭载了2.0T发动机。
外观方面,采用了宝马最新的设计语言,大大的鼻孔设计加上外围的镀铬装饰,整体显得非常个性。再加上两侧巨大的雾灯区,以及引擎盖上隆起的线条设计,前脸部分的运动氛围非常浓厚。此外,新车的大灯组造型也采用了3D悬浮式设计,点亮效果十分惊艳。
来到侧面,因为是双门轿跑车型,所以车身侧面看起来更为紧凑,配合大溜背的造型整体造型十分动感。值得一提的是,新4系在车身多处都采用了熏黑涂装,比如车窗周围,后视镜外壳等,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氛围。此外,在顶配车型上,新车还采用了蓝色的卡钳搭配,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气息。
尾部方面,尾灯的造型也采用了加粗加大的3D悬浮式尾灯,点亮后辨识度极高。底部则是采用了双边的圆筒式排气设计,加上黑色饰板的搭配,整车的运动氛围非常浓厚。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73/1852/1395mm,轴距为2851mm。定位中型车。同时该车为两门四座车型。低配车型的轮毂为18英寸,中、高配车型的轮毂为19英寸。
内饰方面,新车整个内饰的设计与3系颇为相似。中控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和颜色的搭配,整体的视觉效果非常出色。并且中控减少了很多的实体按键,整体也显得更加简洁,精致。配置方面,搭载有全新设计的运动风格的方向盘,全液晶仪表盘,悬浮式中控屏,新造型的电子换挡杆等等。
又到了大家最关心的动力环节,425i车型搭载的是2.0T低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4马力,峰值扭矩为300牛·米;430i车型搭载的是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8马力,峰值扭矩为400牛·米。传动系统均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并且它们均为后驱车型。悬架方面,前悬为双球节弹簧减振支柱前桥,后悬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车展热门车型回顾之豪华中级轿车 宝马新5系
G80/G82这代全新?宝马M3/M4,已经在北京车展亮相。作为Bimmer心目中最经典的M-Power家族车型,全新M3/M4可谓万众瞩目。当然,除了那张极具攻击性的前脸之外,全新M3/M4身上其实还有很多进化之处,因此,这篇文章绝对是满满的“干货”。
空力套件
全新M3/M4采用了大尺寸的双肾格栅,辨识度相当之高。而且全新M3/M4上的进气格栅采用了无边框的造型,所以视觉冲击力更甚全新4系,并能提供更大面积的进气效能。
当然,进气格栅并非这套外观设计的全部,还有保险杠两侧的空气帘设计,侧裙的设计也更偏向于赛车的造型,后部的扩散器也非常夸张。这些看起来凶悍的外观套件,都能优化高速行驶中的空气动力学效应,提供更稳定的行驶表现。
全新M3/M4标配了碳纤维车顶,而且可以明显看到,车顶有两条隆起的“筋线”,这也让全新M3/M4看起来力量感更强。这或许会成为以后一眼看出“假M4”最简单的方式。
轮圈和排气
轮圈部分,标准版的全新M3/M4标配的是前18英寸后19英寸的锻造轮圈。前轮规格275/40?R18,后轮规格285/35?R19。雷霆版车型上,则升级为前19英寸后20英寸的锻造轮圈。轮胎规格变成了前275/35?R19以及后285/30?R20。本次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全新M3/M4是雷霆版车型,搭载的轮胎是米其林的PS4S性能胎。
相比于普通的3系和4系,全新M3/M4的宽体效果非常吸睛。而且为了配合宽大的尾部扩散器,双边四出的排气管口径达到了100mm,宝马的直6引擎可不一定比奔驰的V8引擎排气声浪差。
内饰
基于最新的iDrive7车机系统,全新M3/M4仪表盘采用了新的设计,面积增大后,能显示更加丰富的信息。换用了8AT变速箱之后,挡杆也采用了新的样式,并且还带有M标识压花的真皮进行包裹。
座椅部分用料上比全新4系更加高级,全新M3/M4的这套座椅造型虽为“一体式”,但实际上头枕带有高度可调功能,没有完全丢失舒适性。
动力
全新M3/M4使用的是宝马新款S58?3.0T引擎,与之前不同的是,当你打开引擎盖时,已经看不到银色顶置水冷式中冷器了。全新M3/M4的进气管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优化了进气效能。新款的S58引擎,直喷系统也提升到了最大350bar的喷油压力。双涡轮增压器仍然采用了电控泄压阀,而冷却系统部分,全新M3/M4完全按照赛道驾驶的需求进行设计。
具体来看,全新M3/M4的雷霆版车型,最大功率能达到510马力,最大扭矩650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为3.9秒,进入“3秒俱乐部”。而标准版车型,最大功率为480马力,破百时间为4.2秒。
变速箱
全新M3/M4换用了代DriveLogic调节的M?Steptronic?8AT变速箱。换挡会比之前的双离合更加平顺,而且能够承受的扭矩也会更大。
四驱系统
据悉,全新M3/M4雷霆版车型将会首次搭载M?xDrive智能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系统带有M主动式差速器,能提供4WD、4WD?SPORT、RWD三种模式。
刹车系统这次,全新M3/M4还首次带来了刹车系统可调功能,分为COMFORT和SPORT两种模式,能带给驾驶者两种完全不同的刹车脚感。并且刹车系统调节功能也可以跟动力、转向、底盘、变速箱部分的模式调整配合,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驾驶设置。
全新M3/M4标配的是前6活塞固定卡钳,后单活塞浮动卡钳的M复合刹车系统,刹车盘尺寸为前380mm后370mm。并且,全新M3/M4还可选装M碳陶瓷刹车系统。选装了更强的刹车系统后,不仅前400mm以及后380mm的刹车盘让车轮看起来更加饱满,而且这套碳陶瓷刹车系统采用的是金色卡钳,相当“骚气”。
悬挂和转向
全新M3/M4标配了带电控调节的M自适应避震系统。转向部分则是带有可变转向比调节功能的M?Servotronic转向系统。
M动态模式
首先,全新M3/M4的DSC动态稳定系统,可以对M牵引力控制系统以及车轮限滑进行调节,并提供了多达10级的可调范围,可为驾驶者带来丰富的动态驾驶模式。
其次,结合M动态模式,全新M3/M4上还提供了M专业型驾驶套件可供选装。这个套件拥有全新的M漂移分析模式,可以收集车辆的漂移轨迹、角度以及距离。可以看出,有了四驱系统以及更加丰富的动态模式,全新M3/M4可以在“稳定”与“乐趣”之间随意切换。
鹏友说: 即便相比F80/F82这代M3/M4,全新一代车型的外形已经足够激进并且相信有了更大口径的排气管,全新M3/M4未来将拥有更高的回头率。但是,M部门似乎并不满足于此。据了解,在明年3月全新M3/M4正式上市之时,宝马还将同步推出针对这两款车型的M-Performane高性能选装套件。提供更加锋利的碳纤维外观套件,并且排气管会变成更夸张的中置四出形式。轮圈样式也会增加,还有更强的碳陶瓷刹车系统以及可调软硬高度的避震系统等等。作为一名辛苦“爬格子”的小编,已经迫不及待想试一试全新的M3/M4了。期待明年M-Power的试驾活动!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真正的西装暴徒,奥迪A8进化史
作为奔驰E级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在北京车展发布价格后中期改款的全新?宝马5系即将重磅推出。相比现款车型在价格方面没有做出调整,但在外观及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做到了加量不加价。对于外观方面的调整许多人认为新改款的宝马5系与现款在售车型如出一辙,我认为或许是其对于新车的理解不够深刻~今天来回顾一下这款宝马5系有什么独到所在吧。
外观方面,猛地看过去确实整车所表现的造型与现款车型大致保持一致,但其散发的运动气息则较现款更为浓烈刺鼻。作为中期改款的车型,新车中前脸部分的改动最为明显,双肾型进气格栅的尺寸进行了加大以及连接设计,但外周轮廓则搭配了镀铬元素装饰设计,所展示出的造型风格更加“规矩”,将行政车型的身份进一步延续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宝马5系采用了最新设计语言的LED灯组,“开眼角”式的设计更为年轻时尚,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将车头宽度拉伸扁平化。现款车型中的“勺形灯”也被替换成了双L造型的全新样式设计,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夜晚点亮大灯后,其所带来的超高辨识度前无古人。
车身侧面整体沿用现款车型设计,依旧动感十足,长轴距汽油版宝马5系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5106mm/1868mm/1500mm,轴距为3105mm。完美的车身比例给予了宝马5系一贯极佳的驾驶操控感受,并且随着市场的历练在此基础上,宝马5系的舒适性也会在未来再添一程,真正成为一台被尊贵的乘坐者更愿意去切身驾驶的一台豪华中级轿车。
新款宝马5系的尾部造型变化隐藏的较为深厚,同样这也是新款5系变化争议较为大的话题所在。不仔细看的话确实尾部的轮廓线条几乎与现款在售车型保持一致,但真正变化的是内在的用心良苦:经过重新设计的尾灯组利用了三维立体的处理化方式,更多柔和的曲面线条也由此体现。新车搭载的尾灯在点亮后,其内部的两条灯带将合二为一,同时在尺寸方面也将变得更加粗壮有力,实际点亮效果十分出众,并且在提示后方车辆的安全性方面考虑,宝马也为用户做到了更加细心、贴心。
坐进车内,新款宝马5系给我们带来的车内整体布局较为熟悉,只是现款车型中所全系标配的10.25英寸液晶屏升级成了12.3英寸,在车内的实际效果以及视觉震撼力出类拔萃。值得一提的是,新款宝马5系将第七代iDrive车机系统再次完善,可扩展的功能更加人性化,实际操作起来也更加迎合用户的口味,智能化的系统带给了用户更为便捷的操作体验。
动力总成部分,新款宝马5系也首次引入了48V轻混辅助系统,在给予驾乘人员更多舒适性的同时,对于车型的动力输出以及燃油经济性表现均有所优化。而两款动力版本车型的最大功率较现款车型也有明显提升,现今两款车型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04和280马力。传动系统方面,全系车型将匹配ZF?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此次经历中期改款后的全新宝马5系在外观方面带来的变化较为隐匿,因而不被抱有更大期望的用户所拍手叫好,但实际新车所带来的魅力对于我个人而言则是十分震撼的,其不仅在设计方面针对年轻市场更具亲和力,还有在内涵方面的升级对于行政轿车的身份则可谓做足了功课。由内至外的升级虽不明显,但细节方面的体贴像极了一位暖男,足以撼动用户们平静的心。这也使得新款宝马5系在面对现今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中,由此多了一分资本与一份自信。我是非常期待新款宝马5系在上市后对于激烈的细分市场中所带来的出色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前身
上世纪80年代,奥迪凭借着自己卓越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WRC赛场上叱诧风云,同时也让奥迪品牌名声大起。当时全球的大型豪华汽车市场正在不断崛起,宝马和奔驰早已在其市场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奥迪作为BBA中最年轻的品牌,意识到不能再等了,于是开始筹能够抗衡宝马7系(E32)以及奔驰S级(W126)的车型。
在1988年,奥迪正式推出奥迪A8的奥迪V8以此试水,观察消费者对奥迪豪华车的接受程度。奥迪V8基于D1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延伸自当时奥迪100/200使用的C3平台,并且该车的部分车身部件也与当时的100/200通用,奥迪V8搭载了3.6L和4.2L两款V8发动机,同时全系车型均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虽然这款奥迪V8车型最终销量并不高,但是评价却还不错,这使得奥迪坚定推出大型豪华轿车的决心。
第一代(1994年~2002年)
早在1982年,奥迪与美铝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以求开发出一款相比起同级车型更为轻量化的豪华车。直到1992年,新车的设计正式定了下来,并在1993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奥迪带来名为ASF的概念车。在1994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奥迪才正式推出了第一代A8,就此正式进军大型豪华轿车领域。
当时奥迪同时为A8提供了标准轴距版车型以及长轴距版A8L车型。早期的第一代A8有2.8L、3.7L和4.2L三种排量的发动机可以选择。直到1997年,奥迪为A8全系提供了Quattro四驱系统,同时将Quattro作为3.7L和4.2L车型的标配。在2000年,奥迪A8进行了首次改款,除了外观上的小幅调整之外,还搭载了大众集团顶级车型御用的W12发动机,并取消了原来的3.7L发动机。但是最终第一代奥迪A8仅销售10万台,也不过是奔驰S级一年的销量。
第二代(2002年~2009年)
在2002年,奥迪推出了第二代A8,第二代A8采用了同厂A6和A4的流线设计概念,使其第二代A8摆脱一代古板造型,同时整车感觉饱满且优雅。第二代A8的车身尺寸有所增大,并且后期奥迪还对A8车身多个部件进行了静音处理,还提供了空气悬挂,大幅度提升了A8的舒适性。动力方面,第二代A8提供2.8L和3.2L两款V8发动机,4.2L?V8引擎以及6.0L?W12发动机可选。
随着奥迪设计总监彼得希瑞尔跳槽去起亚后,奥迪迎来了全新的家族式大嘴风格设计语言。于是在2005年,第二代A8中期改款车型发布,车头倒梯形的带有进气格栅的整体式前脸,使其整车感觉现代时尚且优雅。
第三代(2010年~2018年)
中国作为奥迪的最大消费市场,于是在2010年,奥迪选择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第三代奥迪A8。第三代A8前脸整合了LED日间行车灯,使其A8造型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并且也更加科幻且年轻化。第三代A8采用前轴前移技术,使前翼子板上面轮拱的位置更加靠前,而这种设计也首次出现在奥迪豪华车型上面。这使得溜背型C柱曲线和短小的尾部成为新A8最为明显的特点。
动力方面,第三代A8提供3.0SC机械增压V6引擎、4.0T双涡轮增压V8引擎、6.3自然吸气W12引擎等。与这些发动机匹配的是来自ZF的8速Tiptronic变速器。此外,2012年北京车展上,奥迪推出了历史上首款混动车型A8?Hybrid,搭载2.0TFSI引擎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9秒,官方综合油耗成绩为6.4L/100km。
第四代(2018年~至今)
2018年,奥迪正式推出了第四代奥迪A8,第四代奥迪A8基于MLB?Evo平台打造,并且是全球第一辆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第四代奥迪A8采用了全新家族式的六边形进气格栅设计,使其车型整体风格更加年轻现代具有科技感。同时第四代奥迪A8尾部采用贯穿式尾灯设计,尾灯光源采用OLED,点亮效果极具识别度。
作为灯厂,第四代奥迪A8还搭载了奥迪激光大灯技术,同时也提供了矩阵式LED大灯以及LED大灯可选。新一代奥迪A8将是奥迪旗下首款搭载48V轻混动系统的车型,并且还将推出3.0TFSI汽油机以及3.0TDI柴油机搭配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可供选择,陆续还将推出4.0TFSI以及4.0TDI发动机搭配48V电气系统组成的轻混动动力,以及搭载6.0L?W12发动机和e-tron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